治疗黄疸的偏方:泥鳅炖豆腐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最常见于肝炎胆结石和胰腺癌引起的黄疸,以及新生儿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泄或便秘等症状。

  偏方1:泥鳅炖豆腐

材料:泥鳅600克,豆腐200克,冬笋50克,干香菇10克,小白菜80克,葱、香菜、食盐、胡椒粉等各适量。

制作:①用酒将泥鳅醉死,剪开腹部去内脏,再用刀在脊背上拍一下,剔去骨,剁下头,洗净;豆腐冲洗后,切小块;冬笋洗净切片;水发香菇洗净,大朵切开;葱和香菜洗净,葱切粒,香菜切段。

②泥鳅放入油锅中,煎香,淋入料酒,倒入水和姜片,待烧开后倒入宽口瓦煲,放入豆腐、冬笋、香菇,用小火煮30分钟。

③出锅前,撒入葱、香菜,加盐、胡椒粉调味即可品尝。

食用方法:可作正餐食用。

姥姥点评

泥鳅炖豆腐能够补中益气,补脾祛湿,益肾填精,利湿去黄,解毒保肝,可用于水肿、湿热黄疸。

  偏方2:茵陈粥

材料:茵陈50克,粳米 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①茵陈洗净,水煎去渣取汁。

②将粳米淘洗干净,入锅中,加入药汁及适量水,熬煮成粥,出锅前,加适量白糖即可。

食用方法:作粥食用,每日一剂。

姥姥点评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与健脾胃的粳米同煮粥,具有健脾胃、利胆退黄的功效。茵陈粥适合慢性肝炎伴反复不愈、小便偏黄、黄疸患者食用。

  食材功效

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具有补中气,祛湿邪,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以及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功用,药用价值较高。

豆腐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常吃豆腐可以保护肝脏,促进机体代谢,增加免疫力。豆腐还有解毒作用。

泥鳅和豆腐中的营养素充分互补,具有很好的进补和食疗功用。茵陈有清热利湿、退黄保肝的作用,可用于黄疸、小便不利等症。

医生叮嘱

豆腐一次食用过多会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也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容易引起碘缺;乏泥鳅不宜与狗肉同食;阴虚火盛者忌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69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野苋汤

    [原料]野苋草600克、白糖适量。[做法]将带根鲜野苋草200克洗净切成段,加水一碗煎10分钟,取汁,加白糖适量。[用法]每日3次,每次200克。[作用]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血止…

  • 食管癌方十四

    党参12克,麦冬、麦冬、山药各15克,生赭石31克,知母、花粉、当归、法半夏、枸杞、瓜蒌仁、土元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益气化痰活血,适用于食管癌。

  • 明目方二

    肉苁蓉120克(酒洗后去心及杂质),巴戟天、菊花、枸杞各60克。将4味晒干,共研为极细末,炼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克,每日2次,淡盐开水吞服。本方充精明月,适用于视物昏花。

  • 小儿抽风

    (突然四肢抽搐)山羊角削成片1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3次,连用5天,以后不发。

  • 《实用中医效验新方大全》

    本书选辑了在中医期刊上报道的、有一定验案资料的新方719首,分别归属在内科、儿科、妇产科、男科、外科、骨科、皮科、五官科的220余种病症中,每一首方剂均按组成、用法、功效、主治、加…

  • 麻疹合并肺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疹毒陷肺肺郁闭,高烧不退疹突没。气憋鼻煽面青紫,精神萎靡舌红干。躁扰不宁脉细数,疹毒陷肺病非轻。清热透疹急宣肺,鲜茅鲜芦麻杏石。贝蒌苏子葶苈子,紫草赤芍银桑皮。 方药: 鲜茅根20…

  • 青礞石

    本品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采挖后,除去泥沙和杂石。【性状】黑云母片岩主为鳞片状或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扁块状或长斜块状,无明显棱角。褐黑色或绿黑色,具下班样光…

  • 痤疮偏方

    中医处方(一)【辨证】脾胃湿热,肺经外感风邪,外邪入里化热,湿热上蒸面部所致。【治法】祛风,清热,利湿。【方名】痤愈汤。【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桔梗…

  • 体香丸

    组成:炙甘草、瓜子、大枣、松根皮各等分。用法:制成6克重蜜丸。每日饭後一丸,温开水送下。作用:香肌、润肤。说明:松根皮为松科植物马尾松及其同属植物的幼根或根白皮,具有奇异的清香味,…

  • 《中国丸散膏丹方药全书 眼病》

    内容提要 本书共收录17种常见眼病的552首成方。 目录 一、麦粒肿1.地星膏2.双天膏3.清解散4.三天膏5.三黄散6.朱冰散7.黄白软膏8.秦菊口服液9.紫莲口服液10.麦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