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的治疗方法,止呕的中药,特效穴位和食物

导读: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可伴发于多种疾病中,如急、慢性胃炎,胃扩张,神经症,肝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或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等;也可单独出现。呕吐是胃内容物反入食管中,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内排出,对人体可起到保护作用,但是长时间的呕吐会导致水和电解质紊乱,也会给人体带来伤害。下文介绍了几种中医治疗呕吐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目录

1   刮痧治疗呕吐2   拔罐治疗呕吐3 偏方治疗呕吐4   推拿疗法治疗呕吐5   针灸治疗呕吐
  刮痧治疗呕吐

  特效穴位

中脘、天枢、委中、关元、气海、胃经、心包经。

  操作顺序

1、我们首先可以先刮腹部中脘、天枢穴这两个穴位。

2、刮胃经:由足三里穴处沿小腿外侧刮至丰隆穴。

3、刮心包经:由曲泽穴处沿前臂前侧刮至内关穴处。

4、刮委中穴处。

5、如果腹胀,加刮关元、气海穴 ;感冒引起的呕吐加刮尺泽、合谷穴 ;肝气犯胃引起的呕吐,加刮太冲穴 ;有痰饮的患者,加刮章门及公孙穴。

  拔罐治疗呕吐

  特效穴位

肝俞、脾俞、中脘、足三里、膻中至神阙穴。

  操作顺序

1、在肝俞、脾俞、中脘、足三里行灸罐法。先拔火罐,留罐 10 ~15 分钟,起罐后,再在各穴艾灸 5 壮,每日1 次。

2、先用梅花针在膻中至神阙穴从上至下轻叩刺 3 ~ 5 遍,然后走罐至皮肤潮红为度,再在中脘、神阙穴留罐 10 ~15 分钟,每日或隔日1 次。

3、在中脘、足三里、胃俞穴行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在应拔部位挑刺后,拔罐 10 ~15 分钟。每日1 次。

  注意事项

虽然刮痧和拔罐能够止住呕吐,但是如果是因为上消化道严重梗阻、癌肿等引起的呕吐我们就要好好的重视了。

偏方治疗呕吐

  偏方治疗

  1、饮羊奶治反胃干呕

方剂:鲜羊奶适量。

制用法:将羊奶煮沸。每次饮1杯,每日2次。

功效:滋阴养胃。治阴虚所引起的反胃、干呕等症。

  2、醋矾糊外敷止呕

方剂:陈醋、明矾、面粉各适量。

制用法:上三味共调成糊状。用时敷于两足心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一般半小时后可发生止呕作用。

功效:消积解毒、清热散癖。用治呕吐不止、泄泻。

  3、萝卜蜂蜜止恶心呕吐

方剂:萝卜1个,蜂蜜50克。

制用法:将萝卜洗净切丝捣烂成泥,拌上蜂蜜。分2次吃完。

功效:健脾,和中,养胃。用治恶心呕吐。

  4、白胡椒半夏治呕吐

方剂:白胡椒、制半夏、鲜姜等份。

制用法:前两味共研细末。鲜姜煎汤。以姜汤和面同白胡椒末、半夏末调匀并捏成大丸粒。每服30-40丸,用姜汤送下,每日2次。

功效:暖肠胃。用治呕吐(包括胃炎,幽门肥厚、狭窄,胃癌初期等的呕吐)。

  5、甘蔗姜汁治吐食干呕

方剂:甘蔗汁半杯,鲜姜汁1汤匙。

制用法:甘蔗汁是将甘蔗剥去皮,捣烂取的汁液。姜汁制法与此同。将两汁和匀稍温服饮,每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和胃止呕。

  推拿疗法治疗呕吐

推揉脾经100~300次(约3分钟),健脾和胃。推板门穴10 0~300次(约3分钟),降逆止吐。按揉外劳宫穴100~300次(约3分钟),温阳散寒止吐。直推天柱穴 100~500次(约5分钟),降逆止呕。摩腹100~300次(约3分钟),消食和胃,降逆止呕。

  针灸治疗呕吐

外邪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公孙,用泻法,祛邪解表,和胃降逆。

饮食停滞型:常用内关、公孙、足三里、天枢、下脘,用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肝气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阳陵泉、太冲,用泻法,疏肝和胃降逆。

脾胃虚寒型:常用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补法加灸,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脾胃阴虚型:常用中脘、内关、阴陵泉、胃俞,用补法,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脾胃实热型:常用内关、中脘、公孙、天枢、支沟、下脘,用泻法,清热导滞,和胃止呕。

惊恐气逆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太冲、神门、阳陵泉,用泻法,清肝安神,降逆止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7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苗某,男,64岁,干部。初诊:1982年6月12日。患者于1977年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经常腹泻,便溏不爽,1981年后胃脘疼痛发作加剧,胃镜检查为胃炎,服胃炎合剂等痛势缓解…

  •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热毒挟湿。【治法】解毒,清热、祛湿。【方名】解毒清热汤。【组成】金钱草30克,柴胡10克,黄芩15克,葛根15克,白头翁20克,金银花25克,秦皮10克,黄柏…

  • 八正散组成,主治,加减运用医案

    【组成】木通 瞿麦 车前子 萹蓄 滑石 炙甘草 山栀子仁 煨大黄各10g 【主治】湿热下注之热淋或癃闭。尿频尿急,尿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口燥咽干,或…

  • 少年白头发吃什么好?治疗白发的食疗方法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生长与先天肾气、肝肾精血密切相关。如果肾气不足、肝肾精血亏虚,头发就会失去濡养而不泽,或早白或脱落。对此,中医采用食疗补益肝肾、养血乌发的方法,结合情…

  • 枳实导滞丸组成和用量,枳实导滞丸临床加减运用医案

    【组成】大黄30g 枳实(麸炒,去瓤) 炒神曲各15g 茯苓(去皮)黄芩 黄连 白术各9g 泽泻6g 【主治】积滞内阻,生湿蕴热,脘腹痞满,闷乱不安,食欲不振,大便秘结,或泻痢后重…

  • 安神滋补方7

    猪心1枚,枸杞芽250克,葱白、豆豉各适量。猪心洗净血污,切成细丁状;枸杞莱、葱白切碎;豆豉放人锅内,加清水,煮取豉汁;猪心、枸杞菜、葱白放入豉汁中,加黄酒、食盐小火煮作羹食。中医…

  • 常用的润肤方7

    生山药适量。磨如泥,和酪作粥,长肌肉,补虚劳羸瘦,能肥人,常服甚佳。

  • 除臭偏方6

    牡丹30克,甘松1克。将药捣为细末,每洗衣、最后泽水3克。本方用于香衣。

  • 治疗中暑的偏方12

    [用料]扁豆15克,薏苡仁10克,莲叶梗30克,柳叶3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中暑恢复期。

  • 治疗不孕症的偏方16

    紫石英15-30克,川椒1.5克,川芎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菟丝子、枸杞子、丹皮、香附、赤白芍各9克,桂心6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适用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