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的临床病例,白头翁汤临床新用

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为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剂,可用于多种病症。

方药组成:白头翁15克,黄柏12克,黄连6克,秦皮12克。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即水煎为汤剂,口服。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能,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退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但素体脾胃虚弱者当慎用。

若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以透表解热;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以调气;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夹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圆肉干包裹),疗效更佳。

白头翁汤主要有抗菌,抗阿米巴原虫,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现代临床应用白头翁汤,常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伤寒肠炎、肝脓疡,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及眼科疾病。

  经方新用

●白头翁汤合小柴胡汤配三棱12g,莪术15g,鳖甲30g,丹参30g,治疗肝脓肿。

●白头翁汤加马齿苋40g,滑石18g,瞿麦30g,大黄10g,石韦30g,治疗大肠杆菌感染引发的急慢性膀胱炎。

●白头翁汤配金银花40g,野菊花30g,丹皮15g,赤芍18g,大黄9g,治疗盆腔炎,宫颈炎。

●白头翁汤配葛根30g,金银花30g,大黄9g,青木香12g,槟榔15g,治疗细菌性痢疾而高热不退者。

  医案举例

例1 患者,女,32岁。患急性膀胱炎,首见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尿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感染,经抗生素治疗数日,症状不见缓解,依然小腹急满,小便淋漓涩痛,窘迫难忍,尿道灼热,尿色黄赤,午后寒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膀胱湿热,菌毒感染。

治法:清热利湿,杀菌解毒。

方药:白头翁汤配柴胡12g,黄芩12g,大黄9g,马齿苋 30g,滑石20g,瞿麦30g,甘草梢30g。3剂热退,6剂尿痛消失,继服3剂病安。

例2 患者,女,30岁。患盆腔炎,病因人工流产术后遗疾患,经治不愈。细菌培养,大肠杆菌感染,症见身发寒热,小腹坠痛,灼热刺感,带下黄稠带红,味臭秽,月经赶前,量多,色艳有小血块,行经则腹痛更重,腰臀酸坠,下肢无力。刻诊:面垢萎黄,营养欠佳,口苦口干,时有微呕,头眩,舌质深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肠菌感染,毒入血室。

治法:和解退热,杀菌解毒。

方药:白头翁汤合小柴胡汤,配银花30g,白芷10g,赤芍15g,丹皮15g,益母草40g。月余病痊愈。

  按语

白头翁汤是治疗热利下重的名方,效果卓著。方药组成虽仅4味,配伍严紧,理义精当,既清热燥湿,又凉血解毒,气分湿热证者,用之有效;血分热毒证者,服之亦验。实践体会:白头翁汤确有较好的杀菌作用,不仅杀大肠杆菌,对沙门菌、阿米巴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临床中凡遇有上述菌株感染引发的各种疾病,都可随病灶部位及感染程度,体质状况,灵活配伍相关药物。

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有多个溃疡,症状常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常常反复发作,经久难愈,由于影响消化吸收,患者往往消瘦,乏力,面色苍白。

此病是消化内科中最常见且最难治愈的一种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泄泻”、“痢疾”、“肠癖”范畴,在临床上一般分为湿热内蕴型、气滞血淤型、脾胃虚弱型、阴血亏虚型。其中湿热型合并脾胃虚弱型多见。此型长期脾胃虚弱,一有受凉、饮食不洁等因素,就易发作。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意绵绵、难以解尽,表情痛苦。笔者经过长期实践,使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效果明显。

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一书,在厥阴篇中云:“热利下重者,白头翁主之。”这里所指下利不是一般的泻利,而是指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兼有身热的重症。此方由白头翁、黄柏、黄连和秦皮组成,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功效,主治热痢下重、腹痛、便脓血、肛门灼热。

方中白头翁清血分之热,解毒止痢,为治热毒赤痢的要药,也是方中君药。黄连、黄柏清热解毒,坚阴止痢;秦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与黄连、黄柏一样,同为臣药。四药合用,能加强清热止痢、解毒之功效。

临床上,由于此病容易反复,迁延日久者,造成脾胃虚弱、饮食不消、形体虚羸、四肢乏力、面色晄白,脉虚而缓,这时不仅要清热解毒,还要健脾益气,即可加白术、山药、白茯苓、莲肉、扁豆、薏苡仁等,有利于加强脾胃功能,促进溃疡愈合;对久泻不止者加乌梅、诃子、葛根等,止泻收敛;溃疡面大且深,疼痛厉害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等,消炎止痛;对里急后重、便意绵绵不止者加广木香、枳实、山楂、白芍、槟榔等,健脾理气。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准确辨证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白头翁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有抗炎、抗过敏、抗病毒、抗微生物功效;黄连也具有抗炎作用,并参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秦皮能消除局部炎症、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微循环,促进溃疡面愈合。经验证,此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也少,安全性能高,复发性低,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38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桑菊饮组成与加减,功效与作用,桑菊饮医案

    【组成】桑叶10g 黄菊花5g 杏仁6g 连翘5g 薄荷5g(后下) 桔梗6g 生甘草3g 芦根20g【主治】风温初起。咳为主症,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病案】罗某,男,36…

  • 荨麻疹的各种治疗方法

    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初起皮肤瘙痒,抓后皮肤迅即发生大小不等之风团,剧烈瘙痒,此起彼伏,骤起骤消,甚至累及粘膜,出现腹痛、腹泻、喉头水肿之症状。临床上常用的偏方主要…

  • 急性细菌性痢疾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郁蒸,湿从热化,灼伤肠道。【治法】清热燥湿,导滞凉血,收敛止泻。【方名】乌龙煎剂。【组成】乌梅30克,龙胆草15克,山楂20克,地榆12克。【用法】水煎服…

  • 常用的能够健鼻护耳方

    健鼻护耳方健鼻护耳方是指具有使耳鼻部皮肤润泽,鼻耐风寒,耳耐冷冻,鼻腔通气正常,耳廓坚韧挺括作用的一类方子,并能防治耳部疾患。其作用机理为润肺健脾,御风利湿或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滋…

  • 洗浴除臭方

    组成:竹叶300克,桃白皮120克。用法:用水120升,煮取50升备用。用药液泡浴,不拘次数。作用:香身除臭。说明:每次洗浴後的药液若需反复使用,应煮沸後放置。

  • 刺五加籽的功效与作用

    刺五加籽的功效与作用 1、 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血小板凝聚、维持血压平稳,改善血液流变特性和改善微循环。 2、 改善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的血液流变特性。 3、 对神经功能兴奋和抑制…

  • 温中除火汤

    组成:生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肉桂3克,土茯苓20克。功效:补中益气,温中除火。主治:元气亏虚,阴火上炎之口疮。用法:水煎服。

  • 头发早白

    何首乌3两,核桃肉7两,黑芝麻2斤,一起炒干,磨成粉,每次半两,用红糖水调服,一日二次,连服一月,过3~4月后,头发可转黑,忌蚕豆、肥肉、油炸食物。

  •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9

    柴胡、川芎、当归、白芍、熟地、椿皮、白果各6克。各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晚期子宫1颈癌,

  • 美肤散

    白瓜仁(冬瓜子)150克,桃花120克,白杨皮60克,共研细末调匀,装瓶备用。饭后开水冲服10克,每日3次。若欲使面白,白瓜仁加量;欲使面红,桃花加量。若无白杨皮可用橘皮代替。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