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的临床病例,白头翁汤临床新用

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为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剂,可用于多种病症。

方药组成:白头翁15克,黄柏12克,黄连6克,秦皮12克。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即水煎为汤剂,口服。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能,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退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但素体脾胃虚弱者当慎用。

若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以透表解热;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以调气;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夹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圆肉干包裹),疗效更佳。

白头翁汤主要有抗菌,抗阿米巴原虫,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现代临床应用白头翁汤,常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伤寒肠炎、肝脓疡,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及眼科疾病。

  经方新用

●白头翁汤合小柴胡汤配三棱12g,莪术15g,鳖甲30g,丹参30g,治疗肝脓肿。

●白头翁汤加马齿苋40g,滑石18g,瞿麦30g,大黄10g,石韦30g,治疗大肠杆菌感染引发的急慢性膀胱炎。

●白头翁汤配金银花40g,野菊花30g,丹皮15g,赤芍18g,大黄9g,治疗盆腔炎,宫颈炎。

●白头翁汤配葛根30g,金银花30g,大黄9g,青木香12g,槟榔15g,治疗细菌性痢疾而高热不退者。

  医案举例

例1 患者,女,32岁。患急性膀胱炎,首见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尿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感染,经抗生素治疗数日,症状不见缓解,依然小腹急满,小便淋漓涩痛,窘迫难忍,尿道灼热,尿色黄赤,午后寒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膀胱湿热,菌毒感染。

治法:清热利湿,杀菌解毒。

方药:白头翁汤配柴胡12g,黄芩12g,大黄9g,马齿苋 30g,滑石20g,瞿麦30g,甘草梢30g。3剂热退,6剂尿痛消失,继服3剂病安。

例2 患者,女,30岁。患盆腔炎,病因人工流产术后遗疾患,经治不愈。细菌培养,大肠杆菌感染,症见身发寒热,小腹坠痛,灼热刺感,带下黄稠带红,味臭秽,月经赶前,量多,色艳有小血块,行经则腹痛更重,腰臀酸坠,下肢无力。刻诊:面垢萎黄,营养欠佳,口苦口干,时有微呕,头眩,舌质深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肠菌感染,毒入血室。

治法:和解退热,杀菌解毒。

方药:白头翁汤合小柴胡汤,配银花30g,白芷10g,赤芍15g,丹皮15g,益母草40g。月余病痊愈。

  按语

白头翁汤是治疗热利下重的名方,效果卓著。方药组成虽仅4味,配伍严紧,理义精当,既清热燥湿,又凉血解毒,气分湿热证者,用之有效;血分热毒证者,服之亦验。实践体会:白头翁汤确有较好的杀菌作用,不仅杀大肠杆菌,对沙门菌、阿米巴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临床中凡遇有上述菌株感染引发的各种疾病,都可随病灶部位及感染程度,体质状况,灵活配伍相关药物。

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有多个溃疡,症状常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常常反复发作,经久难愈,由于影响消化吸收,患者往往消瘦,乏力,面色苍白。

此病是消化内科中最常见且最难治愈的一种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泄泻”、“痢疾”、“肠癖”范畴,在临床上一般分为湿热内蕴型、气滞血淤型、脾胃虚弱型、阴血亏虚型。其中湿热型合并脾胃虚弱型多见。此型长期脾胃虚弱,一有受凉、饮食不洁等因素,就易发作。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意绵绵、难以解尽,表情痛苦。笔者经过长期实践,使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效果明显。

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一书,在厥阴篇中云:“热利下重者,白头翁主之。”这里所指下利不是一般的泻利,而是指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兼有身热的重症。此方由白头翁、黄柏、黄连和秦皮组成,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功效,主治热痢下重、腹痛、便脓血、肛门灼热。

方中白头翁清血分之热,解毒止痢,为治热毒赤痢的要药,也是方中君药。黄连、黄柏清热解毒,坚阴止痢;秦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与黄连、黄柏一样,同为臣药。四药合用,能加强清热止痢、解毒之功效。

临床上,由于此病容易反复,迁延日久者,造成脾胃虚弱、饮食不消、形体虚羸、四肢乏力、面色晄白,脉虚而缓,这时不仅要清热解毒,还要健脾益气,即可加白术、山药、白茯苓、莲肉、扁豆、薏苡仁等,有利于加强脾胃功能,促进溃疡愈合;对久泻不止者加乌梅、诃子、葛根等,止泻收敛;溃疡面大且深,疼痛厉害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等,消炎止痛;对里急后重、便意绵绵不止者加广木香、枳实、山楂、白芍、槟榔等,健脾理气。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准确辨证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白头翁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有抗炎、抗过敏、抗病毒、抗微生物功效;黄连也具有抗炎作用,并参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秦皮能消除局部炎症、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微循环,促进溃疡面愈合。经验证,此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也少,安全性能高,复发性低,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38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皮肤外科用药酒 畅销珍藏版》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中医药理论,收集了古今有关治疗毒蛇咬伤、瘰伤、疝气、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痈疽、痔 疮、肠梗阻、疔疮、静脉炎、烧伤、白癜风、冻疮、脚气、疥疮、麻风、牛皮癣、…

  • 四肢酸麻、腿抽筋

    老丝瓜筋3钱,生姜2钱,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服一星期,有特效。忌扁豆、咸鱼。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

    治疗与护理(1)居家护理方式适用于轻症患者,执行门诊治疗配合居家休息的处理措施。目的是通过加强监护,达到控制病情防止发展为重症的目标。a、保证休息。适当减轻工作或居家休息,除保证夜…

  • 黄柏香油膏,消肿有奇效

    黄柏一药,性味苦寒,有清热、泻火、燥湿、消肿之功。此不说内服之功,单话外用之能。 1973年春,理发师之子邵福德,12岁,住火车站街,因小儿玩耍,击伤头顶,不一日,整个头部痈肿,第…

  • 急性中心性视网膜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清热明目。【方名】加味杞菊地黄汤。【组成】熟地20克,山药18克,萸肉10克,云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10…

  • 当归四逆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验案举隅

    [摘 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辨治本病依据中医“膝为筋之府,肝经所过”的理论,抓住局部怕冷疼痛,舌淡脉细不足之象,不拘泥于西医诊断,采用…

  • 小儿呕吐如何食疗?

    小儿因外感邪气,内伤乳食,以及其它脏腑疾病影响到胃之受纳,致呕气上逆者,多可引起呕吐。小儿呕吐的食疗有:白芝麻。煎水代茶饮。功效:清热和胃。丁香1粒,生姜一块,将生姜挖一小孔,放入…

  • 产后腹痛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血虚失养。【治法】温中养血。【方名】术归桂草汤。【组成】白术15克,当归15克,肉桂1.5克,炙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辩证论…

  • 当归拈痛汤(拈痛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当归拈痛汤(拈痛汤) 出自《医学启源》 【组成】 羌活半两(15g) 防风三钱(9g) 升麻一钱(3g) 葛根二钱(6g) 白术一钱(3g) 苍术三钱(9g) 当归身三钱(9g) …

  • 麻杏石甘汤治疗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就麻杏石甘汤治疗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流感病毒支气管炎患者68例,按照入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