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山海棠片的功效与副作用,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好

山海棠为昆明草药,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民间作杀虫药和农药,可治疗风湿病。主要功用为活血化瘀,止痛。叶老以山海棠菜配合慢肾方治疗慢性肾炎有较好疗效,对单纯性蛋白尿为主而水肿不甚者效果较明显。治疗慢性肾炎可用山海棠片剂,用量比较大,每次5片,1日3-4次,见效后逐渐减量。一般副作用不大,常见的是消化道反应,如纳呆、泛恶等。另外,比较常见的是妇女闭经。

现代研究发现,山海棠含有三大成分:色素类、生物碱类、萜类。制成片剂进行疗效比较,以生物碱为最好,无副反应;色素类次之,胃肠刺激大;萜类最差,副反应多,引起妇女闭经比例最大。实验证明水煎剂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少渗出,抑制增生,与可的松合用并无相加或协同作用。昆明山海棠不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也不能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报道,用昆明山海棠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0例,总有效率为62.5%,对临床分型属微小病变型以蛋白尿为主者效果最佳;对混合型效果欠佳;对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无效。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其活血化疲作用,有效地消除肾小球基底膜上的免疫复合物,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蛋白质的漏出。有用山海棠片每次3片,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服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50例中显效9例,好转14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46%,尤其对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无效的病人仍有33%获效。实验证明:本品具有减轻肾小球病变程度,加速肾小球炎症消退的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肾小球滤膜的通透性而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山海棠尚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银屑病、坐骨神经痛等。

病例:患者段某,女性,50岁,农民。因全身水肿1个月而住院。患者20年来经常面部轻度水肿,近1个月来面部及下肢水肿逐渐增剧,全身皆肿,小便短少,胸闷气促,腰酸纳呆,舌苔薄质红,脉弦。腹饱满,腰背部及下肢凹陷性水肿明显。血压169/109mmHg,化验尿蛋白(+++),24小时定量为13g,血胆固醇10.2mmol/L,甘油三酷3.95mmol/L,尿素氮9mmol/L,肌酐186umol/L,血浆白蛋白26.1g/L,球蛋白28g/L。

住院后按辨证予益肾健脾利湿,活血祛风。方用鹿含草30g,楮实子15g,金雀根30g,大腹皮15g,白术15g,茯苓15g,猪苓15g,泽泻15g,车前子30g,川牛膝15g,半枝莲30g,徐长卿30g,陈皮10g。另山海棠片5片1次,1日4次,服药1周,小便增多,水肿渐退,但尿蛋白仍多,舌红少苔,有阴亏现象。原方去大腹皮,楮实子,加黄柏10g、知母10g、肉桂2g,服山海棠片后恶心呕吐,改为保留灌肠。又治疗3周,水肿消退,其他症状好转,尿蛋白亦逐渐减少,24小时定量为5.7g。山海棠改口服。治疗共2个月余出院。带回处方:黄柏10g,知母10g,鹿含草30g,川牛膝15g,徐长卿30g,金雀根30g,泽泻30g,陈皮10g,丹皮10g;连续服药4周,尿蛋白消失。复查尿素氮4.9mmol/L,肌酐168umol/L,胆固醇5.2mmol/L,甘油三酯3.16mmol/L,血紫白蛋白上升至46g/L。以后停服煎药,长期服杞菊地黄丸,一般情况良好,每月来门诊复查,尿蛋白阴性,随访10年未反复过,能参加劳动。该病例三高一低,肾病综合征是比较典型的,不用激素,坚持以中医药治疗,其中以较大剂量的山海棠为主。治疗后水肿退,尿蛋白减少,效果比较显著。随访10年无反复,疗效巩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69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大黄临床应用经验及医案

    大黄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疲血等功用。药理研究示大黄有清热、通便、抗菌、抗病毒、消炎、降压、利尿、止血、健胃、利胆等作用。叶老在临床上常将大黄用于:①急腹症;②慢性肾炎和急、慢性肾衰…

  • 川练子

    川练子;苦,寒。肝,小肠,膀胱。行气止痛,清热,杀虫。

  • 宫颈癌方十二

    大蒜200克,米醋500毫升,白糖适量。将大蒜去皮剥成瓣状,洗净沥干,装人加有白糖的米醋中,浸泡1个月后即可服食。每次数粒,佐餐食用,但宜经常食用效果好。原方主治心腹冷痛症,近年来…

  • 一醉散

    槐子16克,旱莲草1.6克,生地黄40克。上为细末、无灰酒1瓶,将药投酒内,密封之,浸20日。可乌须黑发。

  • 降压芹菜粥

    组成芹菜连根120克,粳米250克,食盐、味精少许。制法将芹菜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至米烂成粥。再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主治高血压及冠心病等。服法与用量每天早…

  • 逍遥散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柴胡去苗 当归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药 白术各一两(30g)甘草微炙赤,半两(15g) 【方歌】逍遥散中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又健脾,肝郁血虚脾气弱…

  • 核桃油方

    组成:核桃油(用核桃仁适量放勺内熬取油)用法:外涂患处,并用手按摩片刻,每日早晚各一次。作用:除腋臭。

  • 增白方一

    羊脂、狗脂各500毫升,白芷35克,半夏15克,甘草1只,乌梅15枚。上药合煎,以白器盛,涂面。本方能令面自如玉色。

  • 润肠通便单味中药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润肠通便中药有以下几种,且大多能代茶饮或作为食用。大黄:清热解毒,泻热通便。番泻叶:清热,通便,泄下。杏仁:润肺化痰,宣肺理气,润肠通便。肉苁蓉:补肾益精,润肠…

  • 食管癌方三十二

    黄毛耳草、石贝穿、半枝莲、威灵仙、鬼针草、橘叶各1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本方来自《肿瘤辨证论治》,功能清热解毒,软坚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