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竹茹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橘皮竹茹汤

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 橘皮二斤(15g) 竹茹二升(15g) 大枣三十枚(5枚) 生姜半斤(9g) 甘草五两(6g) 人参一两(3g)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主治】 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

【方歌】 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齐,胃虚有热失和将,久病之后更相宜。

【方解】 呃逆之证,皆因胃气不能和降而起,但有寒热虚实之分。本方证因胃虚有热,气逆不降所致。胃虚宜补,有热宜清,气逆宜降,故立清补降逆之法。方中橘皮辛温,行气和胃以止呃;竹茹甘寒,清热安胃以止呕,皆重用为君药。人参甘温,益气补虚,与橘皮合用,行中有补;生姜辛温,和胃止呕,与竹茹合用,清中有温,共为臣药。甘草、大枣助人参益气补中以治胃虚,并调药性,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补胃虚,清胃热,降胃逆,且补而不滞,清而不寒,对于胃虚有热之呃逆、干哕,最为适宜。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胃虚有热呕逆之常用方。临床运用以呃逆或呕吐,舌红嫩,脉虚数为辨证要点。若因实热或虚寒而致者,则非所宜。

2.加减运用:若胃热呕逆兼气阴两伤者,可加麦冬、茯苓、半夏、批杷叶以养阴和胃;兼胃阴不足者,可加麦冬、石斛等以养胃阴;胃热呃逆,气不虚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加柿蒂降逆止呃。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妊娠呕吐,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膈肌痉挛及术后呃逆不止等属胃虚有热者。

 【附方】

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 丁香(6g) 柿蒂(9g) 人参(3g) 生姜(6g)(原书未著用量)用法:水煎服。功用:温中益气,降逆止呃。主治:胃气虚寒。呃逆不已,胸痞脉迟者。

 【文献摘录】

 1.原方主治: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3:“大病后,呃逆不已,脉来虚大者,此方主之。呃逆者,由下达上,气逆作声之名也。大病后则中气皆虚,余邪乘虚入里,邪正相搏,气必上腾,故令呃逆。脉来虚大,虚者正气弱,大者邪热在也。是方也,橘皮平其气,竹茹清其热,甘草和其逆,人参补其虚,生姜正其胃,大枣益其脾。”

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中:“橘皮汤治呕哕,橘皮竹茹汤治哕逆。呕者,张口有物有声;哕者,撮口有声无物。若呕哕四肢厥冷,乃胃中虚冷,阴凝阳滞,主之以陈皮、生姜,辛香温散,开发胃阳,而呕哕自止。若哕逆无寒证,明是胃虚,虚阳上逆,病深声哕,当重用橘皮通阳下气,臣以竹茹清胃中虚火,又不涉寒凉,佐以参、甘、姜、枣奠安胃气,御逆止哕。病有虚实,治有浅深,勿谓病深声哕为难治之候也。”

 【临床报道】

本方加减消除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消化道反应。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西药组用维生素B6、灭吐灵常规治疗,中西药组在用西药的基础上加橘皮竹茹汤煎剂内服,结果中西药组除1例无效外,其余20例均顺利通过化疗,与单纯西药组相比,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徐祖德.中西药联用治疗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的观察。黑龙江中医药 1991;(3):19]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71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雀斑方二

    苍耳子若干。将苍耳子做成粉,洗净,焙干,研成细粉,装瓶备用。每次饭后服3克,米汤送下,每日3次。本方适用于因风邪袭面,气血失和而致的雀斑。

  • 豆豉的功效与作用,豆豉粉外敷治疗口疮有良效

    口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以口腔黏膜及舌面出现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溃疡成点叫口疮,融合成片如糜粥样,称口糜、口疮,自觉灼热疼痛,妨碍饮食,烦躁不安。其中亦有因长期应用抗生素引起真…

  • 阴茎癌方二十

    滴乳石15克,西牛黄1.5克,珍珠9克,天竺黄10克,陈胆星9灰,血竭12克,川连9克,灯心灰6克。共为细末,每服3-5克,金银花汤服之,功能清热解毒,化血敛疮,适用于阴茎1癌。

  •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慢惊风

    肾不养肝先天虚,发育迟缓肢无力。面白神痴语蹇涩,抽搐无力智力低。六味地黄加减治,滋肾养肝镇熄风。熟地山药山萸肉,党参茯苓膝补骨。龙骨牡蛎菟丝子,莲肉远志味钩藤。 方药: 六味地黄丸…

  • 咳嗽秘方

    春天时节之秘方药方:(1)杨桃、柑(桔子)皮、梅子,三者煎茶饮,在上午十一点喝下。做法:杨桃2粒切横片、柑皮1个、梅子5粒,下锅放下2碗半水,煎到剩下2碗水时,加些白糖,此时喝下1…

  • 治湿疹偏方4

    鲜地丁适量。制用法:捣成膏状,外敷患处。也可用干地丁文火炒黄,研细面撒患处。3天换药1次。疗效:2-3次痊愈。

  • 治疗小儿湿疹的偏方2

    樟脑、硼砂、冰片各5g。制用法:共研细末,加入凡士林适量调擦患部,每日2次。疗效:4—5次痊愈。

  • 黄芪汽锅鸡

    【原料】嫩母鸡1只,黄芪30克,精盐5克,料酒15克,葱、生姜各10克,味精、胡椒粉适量。【制作工艺】鸡宰杀后,去毛,剁去爪,剖去内脏,洗净后先入沸水锅内焯至皮伸,再用凉水冲洗,滤…

  • 桃核承气汤临床新用

    桃核承气汤源自《伤寒论》,由桃仁、桂枝、大黄、芒硝、炙甘草组成,是仲景治疗下焦热瘀血结的专方。因其配伍严谨、疗效奇特而倍受历代医家青睐。笔者体会,临床只要辨证准确,多应手取效。现录…

  • 湿热郁蕴,中焦阻滞,脾胃不和的治疗验方

    脾胃不和身热郁,脘腹胀满小便赤呕恶烦闷身热渴,舌苔黄腻脉滑数。连朴菖蒲鲜芦根,栀芩半滑淡豆豉。 方药: 黄连8g 厚朴8g 石菖蒲10g 栀子10g 黄芩10g 鲜芦根30g 姜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