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方歌方解,组成配方,加减运用

止嗽散

出自《医学心悟》

【组成】 桔梗炒 荆芥 紫菀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二斤(各1Kg) 甘草炒,十二两(375g) 陈皮水洗,去白,一斤(500g)

【用法】 上为末。每服三钱(9g),食后、临卧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每服6~9g ,温开水或姜汤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 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方歌】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方解】 本方治证为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而咳仍不止者。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虽经发散,因解表不彻而其邪未尽,故仍咽痒咳嗽,此时外邪十去八九,故微有恶风发热。治法重在理肺止咳,微加疏表之品。方中紫菀、百部为君,两药味苦,都入肺经,其性温而不热,润而不腻,皆可止咳化痰,对于新久咳嗽都能使用。桔梗味苦辛而性平,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性亦平,长于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为臣药。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陈皮理气化痰,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为佐使之用。综观全方,药虽七味,量极轻微,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的特点。正如《医学心悟》卷3所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故对于新久咳嗽,咯痰不爽者,加减运用得宜,都可获效。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而致咳嗽的常用方。临床以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为辨证要点。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者,不宜使用。

2.加减法:若外感风寒初起,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表证较重者,加防风、紫苏、生姜以解表散邪;湿聚生痰,痰涎稠黏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以除湿化痰;燥气焚金,干咳无痰者,加瓜蒌、贝母、知母以润燥化痰。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

 【附方】

金沸草散(《博济方》) 旋覆花三两(90g )  麻黄去节, 三两(90g )  前胡三两(90g) 荆芥穗四两(120g) 甘草炙,一两(30g) 半夏洗净,姜汁浸,一两(30g)  赤芍药一两(30g) 上为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加生姜、大枣,同煎至六分,热服。如汗出并三服。功用:发散风寒,降气化痰。主治:伤风咳嗽。恶寒发热,咳嗽痰多,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

本方与止嗽散都是治疗风邪犯肺的常用方。止嗽散以紫菀、白前、百部、桔梗等利肺止咳药为多,而解表祛邪之力不足,故主治外邪将尽,肺气不利的咳嗽;本方则以旋覆花、麻黄、荆芥穗等解表散药为主,而佐以化痰之品,故主治风邪犯肺初起,而咳嗽痰多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学心悟》卷3: “治诸般咳嗽。”

 2.方论选录

程国彭《医学心悟》卷3:“药不贵险峻,惟期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逐之即去矣。医者不审,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出而无门,必至穿逾而走,则咳而见红。肺有二窍,一在鼻,一在喉,鼻窍贵而不闭,喉窍宜闭而不开。今鼻窍不通,则喉窍将启,能无虑乎?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

【临床报道】

止嗽散加减治疗支原体肺炎40例。临床表现为病初咽痛鼻塞,继而中度发热,呛咳,头痛。实验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40例,滴度均为1:32以上;40例均见咽部充血,肺下叶有浸润阴影14例,干罗音4例,湿罗音5例,3例双侧弥漫性网状结节浸润3例,14例肺部听诊正常。结果: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卢卫红,等. 止嗽散加减治疗支原体肺炎40例。河北中医 2000;22(11):828]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78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厌食方二

    大米500克,南瓜大半个(或2-3斤),红糖适量。将大米淘净,加水煮至七、八成熟时,滤起,南瓜去皮,挖去瓤,切成块,用油、盐炒过后,即将过滤之大米倒于南瓜上,慢火蒸熟。若蒸时加入适…

  • 产后排尿异常治疗方法

    产后排尿异常产后排尿异常指妇女产后小便不通或尿意频数,甚至小便失禁者。本病发生原因是膀胱气化失职所致,临床又可分为气虚、肾虚、膀胱损伤3种,常用的治疗小便异常的偏方如下。[方一]鲫…

  • 坐骨神经痛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寒湿闭阻。【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方名】蠲痹镇痛汤。【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

  • 一贯煎

    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川栋功效;滋阴疏肝;主治;肝肾阴虚,血燥气郁,胸脘协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及疝气瘕聚。

  • 抗衰防老方10

    燕麦片100克,玉竹15克,蜂蜜适量。玉竹用冷水泡发,煮沸20分钟后取计,再用清水煮沸20分钟取汁;合并2次药汁,加入麦片,用文火熬煮成稠粥,加蜂蜜食用。本方清热熄风,现多用于抗衰…

  • 柴胡龙牡汤化裁治疗精神病

    心神不宁气血瘀,哭笑无常行为紊。狂奔打人胡喊叫,幻觉妄想烦不安。情绪不稳舌紫黯,脉象弦细或弦涩。解郁散瘀宁心神,柴胡龙牡桃仁泥。郁金赤芍红丹参,黄芩琥珀志磁石。 方药: 柴胡龙牡汤…

  • 治疗咽喉肿痛,饮水不下的中医验方

    用全蝎3g,穿山甲3g,蜈蚣1条(去足),斑蝥9g,麝香0.3g。前四味药研面,入麝香再研极细面,入瓶备用。用时取小膏药一张,药散上,贴于肿处外部,数小时后揭去膏药,见起一泡,用针…

  • 文蛤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大青龙汤证,而有烦渴引饮者,以文蛤易桂枝。——《金匮》 【组成】文蛤9克,石膏20?100克,甘草、麻黄、生姜、大枣各5.5克,杏仁4克。煎法,用法同大青龙汤。 【症状表现】原文:…

  • 益脑保健法

    当你在家里伏案工作、学习等感觉到疲劳时,不妨做一阵益脑轻松操,这乃是一种健身妙法,具体方法有如下三种:一、腰背靠在椅背上,把双脚放到桌子或者旁边的凳子上,闭目安神,因为脚翘起之后,…

  • 《现代实用方剂》

    本书精选方剂近500首,治疗临床各科疾病173种,包括汤剂,散剂,搽剂,洗剂等多种剂型。绝大多数经过临床30例以上样本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