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42例

我们采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42例,收到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按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及肝火亢盛的辨证标准,选择高血压病辨证为肝火亢盛型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35-67岁,平均43.8±9.8岁,病程2-20年,平均9.9±6.3年。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33-68岁,平均44.6±11.3岁,病程3-17年,平均9.7±7.2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

1.2统计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分布者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方法

治疗组药用黄连、泽泻各15克,天麻、杜仲各12克,黄芩、黄柏、大黄(后)、栀子各6克,七粒扣20克,半边莲30克。清水浸泡15min,武火煮开后改文火慢熬15min,加水300mL煎至10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顿服。对照组口服安内真5mg,1d1次。2组治疗1个月为1疗程。2组在给药前和给药后分别进行血脂、血糖、血流变检验。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高血压降压疗效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33kPa及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压至正常但已下降2.67kPa及以上者;有效::舒张压下降1.33kPa及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33-2.53kPa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4KPa及以上者;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3.2治疗结果:2组降压疗效: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9.5%;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TG、TC、HDL、LDL、BS含量比较见表1。2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见表2。

  4讨论

高血压病是指病因尚未明确,以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有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不仅有血液动力学和流变学异常,还伴及全身代谢紊乱及靶器官重塑。因此,治疗上不仅要控制高血压,而且应改善机体的代谢紊乱[1]。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阴虚阳亢、肾气亏虚为其基本病机。本文所选病例均属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多有急躁易怒、面红面赤、口苦便秘、脉弦数、舌红等实热症状,情志内伤、饮食甘肥、烟酒过度是诱发因素,热毒蕴结为其重要病机,故治疗上应当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笔者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该方为唐代王焘所着《外台秘要》收载的名方,近年来研究表明,该方在心血管防治中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已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的治疗[2]。清代张秉成认为,黄连解毒汤“治一切火邪,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燥咽干,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热盛发斑等证。”方中黄连泻火解毒,清心肝之火,为君药;黄芩清肺热泄上焦之火、黄柏清热解毒泄下焦之火为臣;大黄、泽泻、半边莲、栀子泄下解毒共为佐药,加之天麻祛风止痛,杜仲补肾益气,草药七粒扣有明显降压效果,诸药相伍,能共奏清解热毒、祛风通络、潜阳平亢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上述各药均有不同的降压作用,其中大黄、泽泻有降脂降糖、改善血流变作用[3],黄芩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作用[4]。亦有学者研究认为,高血压可能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炎性因子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5],而现代药理学研究黄连解毒汤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6],从而发挥了有效的降压作用,但其确切降压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是,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以清亢甚之火为主,但久服易伤脾胃,非壮实体质应谨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国权.中华内科杂志,1997,36(9):579-580

[2]许扬,秦蒙,赵英凯,等.黄连解毒汤及其配伍成分的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2):74

[3]方文肖,宋崇顺,周文季.实用中药药理学[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4]高荣慧.黄连解毒汤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24(3):149

[5]张志伟,岳桂华,张爱珍.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7):1628

[6]刘磊,姜鹏,窦圣珊,等.黄连解毒汤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中成药,2008,39(6)935-938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95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鼻咽癌的偏方4

    昆布9克、海藻9克、蒲公英9克、银花9克、黄柏9克、首乌18克、花粉18克。水煎服,每天一剂。呕吐加藿香6克;心跳不安加益智仁9克。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病验案分享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病验案分享1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其功效为通阳行痹、调和营卫,治疗营卫俱虚的血痹证,症见肢体麻痹、肌肉关节酸痛,…

  • 生黑发方十一

    何首乌30-60克,红枣3-5枚,粽米100克,红糖或冰糖适量。先将何首乌在砂锅里煎至浓汁后,将药渣去掉,然后放入粽米和红枣,文火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适量红糖或冰糖,再煮开即成。每…

  • 阳强不倒的病因病机,阳强易举的中医辨证治疗

    阳强不倒病势危,痰骊于火久不衰。靖清痰火为急务,少佐育阴效更全。 阳强,《诸病源候论》称强中病。其发病特点,轻者表现为阳事易举,阴茎时时勃起,或性交后阴茎仍坚硬肿胀,十多分钟或半小…

  • 肺癌方十

    白花蛇舌草、猫爪草各20克,黄芩15克,猪芩、大蓟、小蓟各20克,三七6克(冲服),元胡、黄芪、党参、薏苡仁、生半夏各20克,守宫2条(为末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出自《广西…

  • 增白方十四

    云母粉、杏仁各30克。杏仁汤浸去皮尖,将药细研,人银器中,以黄牛乳拌,略蒸过,夜卧时涂面,第二日清晨以浆水洗去。本方可使面部白净润泽。

  • 导赤散加减治疗心热导致的小儿夜啼

    小儿夜啼因心热,仰卧烦躁恶灯火。小水短赤大便结,面赤唇口舌尖红。清热导赤泻心火,生地木通草竹叶。连翘黄连天竺黄,钩藤茯神生大黄。 方药: 导赤散加减: 生地10g 木通6g 竹叶6…

  • 肝炎的偏方5

    白薯叶汤处方:白薯叶1000克。用法:将白薯叶洗净,煮熟,食叶饮汤。功效:利尿消肿。主治:肝硬化1腹水。来源:民间验方。

  • 苍牛防己加芪汤治疗臌胀

    主治:臌胀,即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水症,如肝硬化腹水,肾病性腹水,各种炎症性腹水及肿瘤晚期合并腹水等证。 处方:川怀牛膝、苍白术、汉防己各30克,生黄芪60克。 用法:上药共煎20分钟…

  • 苏合香丸(吃力伽丸)的功效与作用

    苏合香丸(吃力伽丸) 出自《广济方》,录自《外台秘要》 【组成】 吃力伽(即白术) 光明砂研 麝香 诃梨勒皮 香附子中白 沉香重者 青木香 丁子香 安息香 白檀香 荜茇上者 犀角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