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酱

韶酱
(《唐本草》)

【异名】枸酱(《汉书》),韶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韶青、槟榔韶(《岭南草药志》),青蒌、香俏(《广东中草药》),芦子(《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韶酱的果穗。

【植物形态】韶酱,又名:浮留藤(《唐本草》),扶留藤,扶恶士、蒌藤(《纲目》)。
常绿攀援藤本,高可达10米。叶互生,大而厚,卵状长圆形,基部常偏斜,长10~15厘米,宽4~10厘米。穗状花序,长5~15厘米,下垂。浆果肉质,绿黄色,互相连合成一长圆柱状体。花期5~7月。
生长于阴湿的森林中。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叶(韶酱叶)及叶之蒸馏油(蒌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后果实成熟时采摘,晒一日后,纵剖为二,晒干。

【药材】果穗黑褐色,呈弯曲的长条状,长约3~6厘米不等,果柄长约2~4厘米,具纵沟纹。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色较浅。气特殊,味辛辣。以干燥不霉,味辣而浓者为佳。
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β-谷甾醇。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韶酱,采得后,以刀刮上粗皮,便捣,用生姜自然汁拌之,蒸一日了出,日干。每修事五两,用生姜汁五两,蒸干为度。"

【性味】①《唐本草》:"味辛,温,无毒。"

②《纲目》:"气热,味辛。"

【功用主治】温中,下气,散结,消痰。治心腹冷痛,吐泻,虫痛,咳逆上气。

①《唐本草》:"主下气温中,破痰积。"

②《食疗本草》:"散结气,治心腹中冷气。"

③《海药本草》:"主咳逆上气,心腹虫痛,胃弱虚泻,霍乱吐逆,解酒食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外用:研末掺。

【选方】治牙痛:韶酱、细辛各半两,大皂荚五铤(去子,每孔入青盐,烧存性)。同研末,频掺吐涎。(《御药院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06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薜荔根

    薜荔根(《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薜荔的根,植物形态详"薜荔"条。 【采集】随时可采。晒干备用。 【性味】苦,平。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治头痛眩晕,关节风湿痛…

  • 观音莲

    观音莲(《峨嵋药植》) 【异名】海草(《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羽裂星蕨的全草。 【植物形态】羽裂星蕨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左右。根状茎粗而横走,鳞片三角…

  • 水枇杷_水枇杷治什么病_水枇杷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水牛奶、红毛树、米花树、鼻涕果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止咳;止痛。主风湿咳嗽;风火牙痛;麻疹发热;尿路感染;白浊;白带;疮疖痈肿;骨髓炎;烫伤 生长采…

  • 石莽草

    石莽草(《广西中药志》) 【异名】石辣蓼(《广西中药志》),头花蓼、小红藤(《广西植物名录》),太阳草(《云南中草药》),满地红、四季红、火溜草(《文山中草药》),红花地丁、绣球草…

  • 鳜鱼_鳜鱼的用法用量_鳜鱼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鳜豚、水豚、石桂鱼、蘮鱼、锦鳞鱼、桂鱼、鯚鱼、鳌花鱼、母猪壳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气血;益脾胃。主虚劳嬴瘦;脾胃虚弱;肠风便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麻花

    麻花(《别录》) 【异名】乌麻花(《千金方》)。 【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雄株花枝。植物形态详"火麻仁"条。 【化学成分】雌花花穗分泌的树脂含大麻酚、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等麻醉性物…

  • 冬瓜叶

    冬瓜叶(《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叶片,详"冬瓜"条。 【采集】夏季采取。 【功用主治】治消渴,疟疾,泻痢,蜂螫,肿毒。 ①《日华子本草》:"熁肿毒及蜂叮。" ②…

  • 行龟血

    行龟血(《纲目》) 【来源】为海龟科动物行龟的血,动物形态详"行龟筒"条。 【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微毒。" ②《纲目》:"咸,平,无毒。" 【功用主治】①陶弘景:"疗毒箭…

  • 万寿菊叶

    万寿菊叶(《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菊科植物万寿菊的叶片,植物形态详"万寿菊"条。 【采集】夏、秋采,鲜用或晒干用, 【化学成分】含山柰甙。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甘,寒,…

  • 柚皮_柚皮的副作用_柚皮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柚子皮、气柑皮、橙子皮、五爪红、化橘红 性味:辛;苦;甘;温 功能主治:宽中理气;消食;化痰;止咳平喘。主气郁胸闷;脘腹冷痛;食积;泻痢;咳喘;疝气 生长采收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