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草_老头草的功效与作用_老头草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火绒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感冒发热;咽喉炎;肾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黄白火绒草的全草。

原形态:黄白火绒草多年生草本,高达15cm。根状茎细,被有密集的枯叶鞘,有多数蔑视从状叶丛和花茎密集的植丛,或有时花茎单生或与蔑视从状叶丛簇生。茎极短,有时无茎,不分枝,纤细,被白色茸毛,或上部被带黄色的长柔毛或茸毛,常有疏生近等距的叶;莲座状叶与茎部叶同形,常较长,下部渐狭,长达6cm,常脱毛,有宽长的鞘部;茎中部叶舌形、长圆形、匙形,或线状披针形,通常长1-5cm,宽0.2-0.4cm,无柄,下部叶有长鞘,两面被密工疏生的灰白色稀稍绿色的长柔毛,有时毛呈絮状而部分脱毛,有时上部叶被较密的黄色或白色柔毛。苞叶较少数,较茎上部叶短,常较宽,椭圆形或长圆披针形,两面被稍黄色密柔毛或茸毛,稀被灰白色疏毛或近无毛,与花序同长或长2倍,开展成径约15-25mm的整齐密集的苞叶群。头状花序通常少数至15个密集;总苞长4-5mm,被长柔毛;总苞片约3层,披针形,无毛,褐色或深褐色;小花异型,有时在外的头关花序雌性,或雌雄异株;花冠长3-4mm;雄花花冠管状,上部狭漏斗状,有卵圆表尖裂片;雌花花冠细漏斗状,冠毛白色,基部黄色或稍褐色,常稍长于花冠;雄花冠毛稍粗,有锯齿或短毛;雌花冠毛细,有微齿;不育的子房无毛。瘦果无毛或有乳头状突起或短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4500m的高山和亚高湿润或干燥草地、沙地、石砾地或雪线附近的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益肾利水。治急性肾炎,尿血。2.《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消炎利尿。治急、慢性肾炎,对消失蛋白尿和血尿有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10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玉_玉是中药吗_玉的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玉英、白玉、玄真、纯阳主、赤玉、天妇、延妇 性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润肺清胃;除烦止渴;镇心;明目。主喘息烦满;消渴;惊悸;目翳;丹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

  • 苋根_苋根的药理作用_苋根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地筋 性味: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解热毒;散瘀止痛。主痢疾;泄泻;痔疮;牙痛;漆疮;阴囊肿痛;跌打损伤;崩漏;带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苋的根。 …

  • 冬菇_冬菇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冬菇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构菌、金钱菌、毛脚金钱菌、冻菌、朴菰、冬蘑、金针菇、朗夏 性味:甘;咸;性寒 功能主治:补肝;益肠胃;抗癌。主肝病;胃肠道炎症;溃疡;癌症。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

  • 鲃鱼_鲃鱼的功效与作用_鲃鱼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青竹、青鱼、竹鲃、青竹鲤、青鲋鲤 性味:味甘;性热;小毒 功能主治:补肾阳;壮腰膝。主肾虚阳萎;腰膝酸软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倒刺鲃之肉。 原形态:…

  • 绣线菊叶

    绣线菊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的叶。植物形态详"绣线菊根"条。 【采集】春、秋采收,鲜用或晒干研末用。 【化学成分】全草中分离出绣线菊碱A、B、C…

  • 菟丝

    菟丝(《本经》) 【异名】唐(《诗经》),蒙(《毛诗传》),王女(《尔雅》),菟芦(《本经》),鸮萝、复实、赤网(《吴普本草》),兔丘(《广雅》),菟缕、菟累(《别录》),野狐浆草…

  • 青蛙胆

    青蛙胆(《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蛙科动物黑斑蛙或金线蛙的胆汁。动物形态详"青蛙"条。 【化学成分】黑斑蛙的胆汁含5β-鲤胆醇、5β-胆甾烷-五醇-3α,7α,12α,26,27…

  • 珠子参

    珠子参(《滇南本草》) 【异名】鸡腰参、大金线吊葫芦(《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珠儿参、白地瓜(《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珠子参的根。 【植物形态】珠子参多年生缠绕草…

  • 金银花_金银花是中药吗_金银花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忍冬花、鹭鸶花、银花、双花、二花、金藤花、双苞花、金花、二宝花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生长采收 来…

  • 棉子油

    棉子油(《纲目》)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植物形态详"棉花"条。 【化学成分】种子油中含亚油酸(41~45%)、棕榈酸(20~25%)、油酸(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