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叶_橘叶可以入药吗_橘叶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橘子叶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疏肝行气,化痰散结。主乳痈;乳房结块;胸胁胀痛;疝气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叶。

原形态: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m。枝细,多有刺。叶互生;叶柄长0.5-1.5cm,有窄翼,顶端有关节;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llcm,宽1.5-4cm,先端渐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或为波状,具不明显的钝锯齿,有半透明油点。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枝端或叶腋;花萼杯状,5裂;花瓣5,白色或带淡红色,开时向上反卷;雄蕊15-30,长短不一,花丝常3-5个连合成组;雌蕊1,子房圆形,柱头头状。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横径4-7cm,果皮薄而宽,容易剥离,囊瓣7-12,汁胞柔软多汁。种子卵圆形,白色,一端尖,数粒至数十粒或无。花期3-4月,果期10-12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资源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橘叶,古今方书不载,能散阳明、厥阴经滞气,妇人妒乳、内外吹、乳岩、乳痈,用之皆效,以诸证皆二经所生之病也。2.《本草汇言》:橘叶,疏肝、散逆气、定胁痛之药也。按丹溪言,此药其味苦涩,其气辛香,其性温散,凡病血结气结,痰涎火逆,病为胁痛,为乳痈,为脚气,为肿毒,为胸膈逆气等疾,或捣汁饮,或取渣敷贴,无不应手获效。3.朱震亨:导胸膈逆气,行肝气,消肿散毒,乳痈胁痛,用之行经。4.《滇南本草》:行气消痰,降肝气。治咳嗽、疝气等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36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梗通草_梗通草能与王不留行搭配么_梗通草与通草的区别

    基础信息 别名:白梗通、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 性味:淡、微苦;凉;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乳,明目。主热淋,小便不利,水肿,乳汁不通,夜盲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

  • 人参花

    人参花(《中药志》) 【植物形态】五加科植物人参,详"人参"条。 【功用主治】《中药志》:"用红糖制后,泡茶饮,有兴奋作用。"

  • 半边旗

    半边旗(《岭南采药录》) 【异名】甘草蕨(《广州植物志》),甘草凤尾蕨(《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半边莲、半边蕨(《广西药植图志》),半凤尾草(《南宁市药物志》),半边风药(《…

  • 山吴萸果

    山吴萸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果实。植物形态详"五除叶"条。 【性味】苦辛,温。 【功用主治】温中散寒,祛风止痛,舒肝理气。治腹泻,肝胃气痛,胃腹冷…

  • 鸬鹚骨

    鸬鹚骨(《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骨,动物形态详"鸬鹚"条。 【功用主治】陶弘景:"主鱼鲠。" 【选方】①治雀卵面斑:鸬鹚骨烧研,入白芷末,猪脂和,夜涂旦洗。(《…

  • 走游草_走游草是中药吗_走游草的服用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藤五甲、蛤蜈巴、小五爪金龙、五叶崖爬藤、上树蜈蚣、痰五加、五加皮、岩五加、毛五加、小走游草、钝叶小五爪金龙、小红藤、小红药、铜丝绊、爬山虎、红五加、五爪金龙、走游藤…

  • 紫青藤根

    紫青藤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的根。 【植物形态】牯岭勾儿…

  • 鱼腥草

    鱼腥草(《履巉岩本草》) 【异名】岑草(《吴越春秋》),蕺(《别录》),葅菜(《唐本草》),蕺菜(孟诜),紫背鱼腥草(《履巉岩本草》),紫蕺(《救急易方》),葅子(《纲目,),臭猪…

  • 蒴所赤子

    蒴所赤子(《证类本草》)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蒴所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蒴所"条。 【功用主治】《范汪方》:"疗手足忽生疣目,蒴所赤子?使坏,疣目上涂之,即去。"

  • 铁筷子1

    铁筷子1(《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铁钢叉、瓦鸟柴(《贵州民间方药集》),钻石风(《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蜡梅科植物蜡梅的根及茎。植物形态详"蜡梅花"条。 【性味】《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