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体滋补方2

松树蘑、春笋各50克,荸荠20克,调料适量。将松树蘑去根须,洗净,下油锅用武火炒动片刻;荸荠去皮切片,春笋切片,同倒入松树蘑的炒锅内,加水少许,煮片刻,调入精盐、味精、勾薄芡、淋油起锅。本方强身壮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92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女子梦交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肾阳亏虚,虚火上浮。【治法】导火泄热,清上温下。【方名】二加龙骨汤。【组成】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煅牡蛎18克,白薇18克,炮附子18克,芍药24克,大枣…

  • 五苓散主证病机浅述

    摘要:五苓散是《伤寒论》中经典方剂,自成无己注释以来,关于五苓散的主证病机颇多讨论,通过病例分析阐述对于五苓散的主证病机的理解。 关键词:五苓散;小便不利;蓄水;主证 五苓散出自《…

  • 二陈汤的临床运用

    痰湿咳嗽二陈汤,化痰和胃是良方。燥湿理气止呕剂,腑病加减应用广。 二陈汤始见于宋代《和剂局方》。方名二陈者以半夏、陈皮二药贵在陈久,陈则无过燥之弊。本方为治疗湿痰咳嗽的代表方,也是…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

    痰热挟感成闭肺,发热咳嗽烦不宁。喘憋胸高痰漉漉,舌苔黄腻脉滑数。宣肺降逆清热痰,麻黄杏仁酒黄芩。郁金瓜蒌生石膏,胆星白前贝竺黄。 方药: 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3g 杏仁6g 酒黄…

  • 吴茱萸汤的气味配伍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

    吴茱萸汤源自《伤寒论》,其方药组成为吴茱萸9g,人参9g,大枣4枚, 生姜18g。其功用为温中祛寒、降逆和胃;主治虚寒呕吐、食谷欲呕、畏寒喜热,或胃脘痛、吞酸嘈杂,或厥阴头痛、干呕…

  • 生黑发方十一

    何首乌30-60克,红枣3-5枚,粽米100克,红糖或冰糖适量。先将何首乌在砂锅里煎至浓汁后,将药渣去掉,然后放入粽米和红枣,文火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适量红糖或冰糖,再煮开即成。每…

  • 治疗慢性骨髓炎一法

    处方与用法:海马1个,阿胶15克,芒硝50克,黄蜡150克,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各15克.母鸡1只。母鸡去内脏存毛,将上药装入鸡腹内,封好用黄泥外糊1厘米厚,晾至半干,用桑柴烧烤…

  • 黄元御桂枝汤临床应用与体会

    桂枝汤原是仲景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主方,因其能调和营卫,解肌表之邪,其辨证加减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且疗效明显。《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本方及其加减方反复出现,其变方之多是其他…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胃虚寒,气滞血瘀。【治法】补气温中,活血散瘀,消肿生肌。【方名】益中活血汤。【组成】黄芪30克,肉桂8克,吴萸10克,丹参15克,乳没各8克,生蒲黄13克,…

  • 治疗耳部肿痛的验方

    凡风热引起耳上下左右肿胀疼痛者均可应用。金银花25g,连翘25g,生地20g,玄参25g,大黄12g,防风6g,蝉蜕12g,干菊花12g,石膏30g,黄芩12g,薄荷6g,竹叶(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