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中汤加减治疗虚寒腹痛

何某,男,60岁,射洪县干部。初诊:1981年11月13日。10余年来少腹和脐周冷痛,反复发作,每发腹内拘急如冷风扇入,疼痛1个多小时方缓解,严重时日发数次。胸脘闷胀,入冬畏寒尤甚,入夜则周身四肢酸楚疼痛,长期夜难安寐,入睡后常惊惕呻吟,平时倦怠,纳少,多食则腹胀吐酸,小便滞涩而夜尿频多,苔白滑润,脉沉涩。辨证为脾肾阳虚,中焦寒凝气滞,先拟温中散寒,大建中汤加减。

潞党参24g 干姜10g 蜀椒6g 吴茱萸6g 砂仁(后下)10g 青皮10g 广木香6g 饴糖30g 甘草6g

3剂。

复诊:11月16日。少腹脐周冷痛显著好转,肢体痛减,脘痛胸闷消除,夜眠惊叫已止。四肢仍有凉感,夜尿多,苔少质淡,脉仍沉细缓涩。拟补肾扶脾、温阳散寒,肾气丸加减。

肉桂6g 制附片(先煎)10g 熟地黄18g 枣皮10g 怀山药18g 枸杞子18g 覆盆子18g 小茴香10g 补骨脂10g 杭巴戟12g 益智仁10g 台乌药10g

继服上方半月,遂愈。

按:《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说:“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诸病源候论》说:“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本例年老,腹痛缠绵日久,拘急冷痛如风贯入,责之于脾肾阳虚,阴浊内凝;长期肢身疼痛、夜眠惊呼、脘痞胸满,亦因阳气不得宣发,寒凝气滞所致。大建中汤温中散寒而止疼痛,功力甚著,佐吴茱萸、砂仁、青皮、广木香,以散寒理气,温通并行,诸症自减。脾阳根于肾阳,关系至密,中阳久虚,累及肾阳亦虚,故继之补火生土,脾肾并调,用肾气丸加味守服而愈。另,腹痛满胀之疾,须慎用白术,以免有壅中之弊。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

大建中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2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胃癌方三十

    泽漆120克,葶苈子(熬)、大黄各60克;各为细末,混匀,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2丸,日3次。本方源于《补缺肘后方》,功能化痰祛痰,解毒行瘀,适用于胃癌。

  • 越婢加术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组成】麻黄7克,石膏20〜100克,大枣5克,甘草2.5克,生姜5.5克,白术5克。煎法、用法同上。 【症状表现】原文: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肾骨肝筋脾主肉,脾虚气弱肌肉萎。肝虚筋脉失所养,肾虚髓少肢无力。肌肉萎缩三脏虚,肌养不良由此得。 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以渐进性肌肉无力和萎缩为主要表现。常无关节肌肉疼痛和变形存在,…

  • 风湿性脑病偏方

    中药处方(一)【辨证】风邪上犯,伤阴动风。【治法】活血疏风,滋阴柔肝。【方名】加味疏风柔肝方。【组成】丹参2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防己20克,玉竹15克,首乌10克。【用法…

  • 中药护扶

    小时候生病,妈妈会熬一大碗中药,哄着我喝下去。“苦口良药哦,喝了,快点好嘛!”在我的成长过程里,这几句话不知听妈妈讲过多少遍,喝中药是否真的会令病情好得快就忘记了,只记得当时边喝边…

  •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银翘散》

    内容介绍:银翘散是最著名的古方之一,临床应用范围及其广泛。本书汇集了银翘散证治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尤其突出其临床应用,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按病证分类…

  • 血府逐瘀汤的功效与运用

    血府逐瘀汤 出自《医林改错》 【组成】 桃仁四钱(12g) 红花三钱(9g) 当归三钱(9g) 生地黄三钱(9g) 川芎一钱半(4.5g) 赤芍二钱(6g) 牛膝三钱(9g) 桔梗…

  • 健体滋补方8

    怀山药120克,老母鸡1只,用旺火隔水蒸3小时,至鸡肉酥烂;饭前空腹饮汤,每次1小碗,日2次;鸡肉可佐膳蘸酱油吃,山药亦可食,或嚼后弃渣。本方补肺虚,益五脏,强筋骨,润肌肤,适用于…

  • 小儿咳喘的症状、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

    咳喘风痰肺不宣,临床证情变多端。及时辨治分虚实,误治病危传心肝。 咳喘,以发热,咳嗽,气喘,鼻扇为主要特征。是小儿多发病,常见病,尤以三岁以下婴儿多见,四季均可发病,但冬春多见。由…

  • 甲亢的早期症状表现,甲亢怎么治疗最好,甲亢的中医药治疗

    本文目录 1 什么是甲亢2 甲亢的症状2.1  甲亢是怎么引起的3 甲亢怎么治疗4 甲亢按摩什么穴位5 甲亢吃什么中药什么是甲亢 免疫失常和神经精神因素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病因,…